上個月在 PTT MRT 版看到 superdts 版友的實際比例版本時,腦海裡就浮現的是東京地下鐵站內張貼的メトロネットワーク圖。其實那時候就激起想模仿東京地下鐵畫一個版本的念頭了,然而滿奇怪的是這個版本的路線圖,東京地下鐵沒有公佈在網路上,所以找半天都只有部分或是模糊的照片。
其實這版本路網圖之前在日本看到就一直很喜歡,以比例正確的路線圖來說,它有難得清爽俐落的風格,且中間若無其事掛上的2km格子又可以輕鬆估算站間的距離。可說是美觀又功能性十足,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忘記拍個幾張資料照片留底,只好蒐集半天,還麻煩一些人在東京的朋友幫我拍照。
這次走比較忠實的模仿路線,自己加入的變化比較少。與原版主要的差異有:
- 台灣沒有皇居,所以省去大片的綠地標識
- 台灣沒有私鐵,原始版本灰線是代表私鐵,我拿來代表規畫中路線
這次畫了兩個版本,一個是如同前幾張一樣,包含已通車、建設中與已核定路線的版本(A);另一張則是再次嘗試畫出連同規畫中路線的版本(B)。一開始的繪製流程是先用 Photoshop 以 Google Maps 畫面為底沿著描出路線,畫完之後再存檔貼到 Illustrator 上以貝式曲線再描一次。 實際描過以後才真正感觸到三鶯線的遙遠…(汗) 這條路線真的蓋出來,鶯歌到沙崙、汐科等站到底是要搭多久啊…(抖) 所以這也造成設計時的掙扎點,本來我的想法是既然要畫實際比例版,路線就不要變形。但真的畫北至沙崙,西至機場,南至鶯歌、東至汐止的話,圖實在太大張,而且空白部分會太多。實際上東京地下鐵的版本在沒有2km格子的部分,滿多地方也是跳脫實際比例的。 猶豫的結果,乾脆兩個版本嘗試不同作風: (A)版反正沒有規畫中路線,就真的照比例畫,硬是把路網盡量收在正方型範圍內,只有淡水線實在突出多了點,還好在上方的關係,有標題的空間,擺得下,而規劃中路線就讓他出血切掉。 而(B)版則是在2km之網外的部分就無視實際比例處理。
畫(B)版再次面臨的老問題又是站名該怎麼處理。 全部不標路名感覺滿空虛,不容易掌握大致在哪裡;但標站名又擔心可能有人會誤會那是確定名稱。 最後決定用除了用淡灰色標以外,只標出能蒐集到有臨時名稱的站 (台北縣政府還放出滿多臨時名稱的),以及一些較知名的地標 (至於知不知名,這完全是我的私心….)。而且既然這些名稱可預測大概多數都還會變,想想譯出英文站名的意義不高,所以就只標出中文了。
最後實在想抱怨的是,畫這版本好累啊orz… 總共畫了6天左右,Illustrator 當了大概5~6次有。因為檔案超大,存檔很慢,又不想一直按存檔,結果就是每次當掉大概都遺失一小時左右的編輯內容 (死) 最後畫完的版本,單個 .ai 檔竟然高達 44MB (抖) 之前最滿意的黑底版也不過 6.1MB …..
P.S.
很剛好的,我正畫到一半時,Finska(工藤ヒロト)大也在前天放出他的實際比例版本,顯然也是參考東京地下鐵風格的作品,乍看還真是挺像的。不過 Finska 大加入了比較多他的設計感,而且用色滿有趣…不知道該怎麼說,有點繪本的感覺? 因為是沒有出血的版本,看著看著覺得還滿適合做成滑鼠墊的…XD
其實可以考慮用 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授權: 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licenses/by-nc-nd/3.0/tw/ http://creativecommons.org/choose/results-one?q_1=2&q_1=1&field_commercial=yes&field_derivatives=n&field_jurisdiction=tw&field_format=&field_worktitle=&field_attribute_to_name=&field_attribute_to_url=&field_sourceurl=&field_morepermissionsurl=&lang=zh_TW&language=zh_TW&n_questions=3
BTW 畫得真的很好,感覺很適合做海報哈哈
BobChao: 其實這次文句精神就是要往 by-nc-nd 方向調整,只是執行上想說晚一點處理。像英文的部份該怎麼寫之類的,要推敲一下….XD
畫的蠻有質感的…建議台北捷運公司來跟你買圖吧~哈哈
畫的真不錯!!
也畫的太好了吧, 台北捷運公司真的應該向你買圖的版權 (台北捷運公司也畫的太爛了)
> Mychester
其實我覺得北捷路線圖畫得不錯!
比較很多國家路線圖後,台北捷運其實算是非常清爽又好閱讀的典範。
很難想像圖上還同時塞了兩個語言的資訊。
我只是想嘗試已不同風格來呈現罷了 🙂
太強了@@!!!!!!!!!!
版主你好,我要說的是淡水的英文Danshui改成Tamsui囉!!
由於改圖作業比較複雜,等到下次大幅修正時會再一起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