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‧字體始終取決於載體 (上)

(本文原發表在 justfont 部落格

從小我們就學過,目前可追溯最遠古的漢字是距今約三千餘年的甲骨文。之後千年之間,歷經金文、篆文、隸書,才演進至今日通行的楷書。有趣的是,漢代出現的楷書使用迄今兩千餘年,卻歷久不衰。事實上,這一切都與書寫工具和載體脫不了關係。

如同楔型文字是拿楔子壓印泥版,寫出神祕尖頭形狀的文字。甲骨文由於必須在堅硬的龜殼上用鑿子刻字,於是筆鋒銳利,線條堅硬。而後來出現的金文,則因雕刻在金屬面上,筆劃逐漸變得渾圓。

甲骨文「天」字
引用自http://www.chineseetymology.org
金文「天」字
引用自http://www.chineseetymology.org

秦朝推行書同文,官方推行小篆作為標準字體。然而同時,毛筆與竹簡的廣泛使用,使官吏平時更喜歡在竹簡上行文;由於竹片上的纖維走向並不容易寫出小篆彎曲而繁長的線條,很快的,竹簡上的字體演變為筆畫多為直線而力道強的隸書。大量寫著秦隸的秦簡出土,證明了小篆的使用可能幾乎只侷限在重要文件與碑文,新的載體(竹簡)、新的科技(毛筆)的發明,馬上帶領漢字字體進入新的紀元。由於竹片的寬度直接影響文字的行寬(leading),隸書文字多呈現扁狀,也是為了在一行中多塞幾個字進去(或許有如英語的Condensed?)。

小篆
秦簡(秦時期隸書)可看到還有強烈小篆形體,但筆畫已漸漸拉直
漢簡(漢時期隸書)方正的隸書筆法已經成形

跳過昂貴的絲綢不提(喂!),繼竹簡之後,下個重要的載體革新是什麼呢?這就是東漢蔡倫造紙了。使用樹皮、麻草、漁網所製造的紙張,質地平滑,也沒有竹簡一片一行的問題,於是書寫時能夠更自由控制行寬、筆鋒,文字的字體也同時產生劇烈地改變。紙張沒有竹簡惱人的纖維紋路,使運筆可以更輕巧、更圓滑;而對於美感上的追求,使文人可以雕琢筆鋒,追求進一步的筆觸美感。於是楷書、草書、行書紛紛問世;而基於紙張的書寫方式一直沿用到今日,使楷書的地位也隨之穩固了兩千年。

三國時代的初期楷書《宣示表》

時代到了唐朝,中國雕版印刷術誕生。到了宋朝,畢昇發明活版印刷術。漢字的書寫方式除書寫外,同時也進入了雕刻的時代。早期的雕版技術,是將文字寫在薄紙上,將薄紙黏貼於木板,沿著薄紙背面的墨跡雕刻。此時的雕版字體與一般的楷書相差無幾。隨著印刷術日益盛行,宋朝乃至於明朝,民間印刷規模亦日漸盛行,寒窗苦讀準備科舉的學子,終於有能力較輕易取得各種印刷文獻(有一派學者認為宋代識字率高達三成,比清末的約15%還高一倍!)。要支撐如此高的印刷量,雕版技術也從早年的臨摹雕刻,漸漸演變為職人技了。古代的達人工匠們,開始進化到刻前不打草稿,直接動刀的境界。

唐‧雕版印刷《金剛經》

為了追求雕刻的速度,直線當然比曲線方便,從宋代至明代,印刷品上的文字,楷書的味道逐漸失去,同時字體愈來愈方正。在中國,這樣的字體奠基於宋代,故稱為宋體;而在日本,由於此種字體定型於明朝,稱為明朝體(Minchotai)。在台灣,由於同時受到中國與日本照排的影響,一般民間多稱之明體,而傳統鉛字、以及教育部官方則用宋體稱呼。

宋體字不止筆畫方正,還有明顯的筆畫特徵。直筆多為粗畫,而橫筆多為細畫;這可能是反映了漢字平均橫筆較直筆多的特性,容易雕刻,也容易閱讀,甚至反覆印刷造成雕版磨損後,失去橫筆的漢字外廓,仍可輕易辨認字形(high legibility)。一樣的文字大小,宋體顯得更為明顯、易讀(high readbility),雖歷代文人詬其為「匠體字」,仍不動搖其日漸風行的地位。

宋刻本《春秋經傳集解》筆畫已較趨近方正
明刻本《顏氏家訓》可看到宋體(明體)結構已完全形成
宋體與楷體磨損效果模擬

到了清末民初,活版印刷術到西方繞了一大圈,以鉛字活版精密工業技術的姿態傳回中國。使用鉛字版編排的中文報章雜誌印刷物,一口氣將內文宋體級數縮小到僅僅10.5pt(五號,約0.37公分)的大小,卻不失去其優越易讀性。於是在版面編排的世界中,內文必須用宋體、楷書只能用在標題的大原則被奉為圭臬,宛如聖旨,不得挑戰。此一信仰,也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到,被直接帶進數位世界。

Social Comments